博士后招聘
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是一个跨学科的国际化研究中心,欢迎有志于在数字人文领域从事跨学科研究的博士毕业生申请北大数字人文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岗位。申请人应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的能力和较好的文史材料处理能力和人文素养。申请人通过数字人文中心的初审后,可申请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项目。 (详见:https://postdocs.pku.edu.cn/tzgg/90438.htm/ )。
博士招生
数字人文实验室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平台,实验室的学生由来自多个学科的老师联合指导。实验室目前涉及的主要研究领域有:深度学习、知识图谱、文本挖掘、数据可视化、信息行为等。近年来的重点研究对象是中国历代典籍文献集合,应用深度学习、本体工程、知识图谱、GIS、可视化等技术重构中国历代典籍,打造数字人文研究平台。以人文学者作为对象,分析人文学者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行为,及其对系统设计、信息环境等的影响也是实验室关注的方向。实验室目前与哈佛大学等海外名校建立了联合培养机制,为博士生提供读博期间的出国交换学习机会。实验室鼓励博士生在相关的广阔研究领域进行探索,包括:人机交互、复杂网络分析、互联网文化等。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gdhc@pku.edu.cn
硕士招生
培养方向
数字人文实验室硕士生的主要培养方向包括:数据分析、知识组织、信息行为、信息设计等。具体研究方向的确定,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验室的科研任务和课题规划。
学期规划
北大信息管理系的硕士生为两年制。根据这一时间要求,硕士生培养的时间规划一般如下:
1.第一学年秋季学期:以修习系里安排的课程学习为主。
2.第一学年春季学期:以相关学术文献阅读为重点,在此过程中确定研究方向
3.第二学年秋季学期:确定硕士研究题目,11月硕士生论文开题答辩。
4.第二学年春季学期:毕业论文撰写,5月底硕士生毕业论文答辩。
录取过程
5.实验室挂靠北大信息管理系。没有独立的招生资格。申请人应首先获得信息管理系的硕士生入学资格。
6.有意进入实验室的同学应提前向实验室老师提出申请。在硕士生入学的第一周内,实验室安排申请人与实验室师生面谈。最终由实验室师生共同商议决定录取结果。
团队协作
实验室重视团队协作。硕士生进入实验室后,应积极配合博士生和高年级硕士生的科研活动,并参与指导本科生科研。
实习生
实验室欢迎校内外的同学申请在实验室研究实习,请联系实验室科研秘书了解相关事宜(KVLab.pku@gmail.com)。